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抗日战争歌曲80首
抗战强音
26.思故乡
刘雪庵词曲
展开剩余75%该曲是1937年4月15日上映的电影《十字街头》插曲。该片主要讲述了四个失业的大学生处于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的30年代,离开彷徨的十字街头,走向抗日的故事。
27.保卫卢沟桥
塞克词,冼星海曲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歌曲反映了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的情形,以及全国人民要求坚决抵抗的强大意志。
28.大刀进行曲
麦新词曲
《大刀进行曲》作于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全面展开。当时,驻守北平西南宛平城的二十九军,组织了大刀队,与敌人展开了浴血奋战,大挫敌人气焰,大长我抗敌士气。作者麦新激动之余,写下这首《大刀进行曲》,并在原稿歌曲的标题下题了“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字样。“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吼声,震响祖国大地,鼓舞了千千万万抗日英雄冲锋陷阵、英勇杀敌。是抗日救亡歌曲的代表作之一。
29.只怕不抵抗
麦新词,冼星海曲
《只怕不抵抗》是一首儿童歌曲,词写于1936年,1937年谱曲。歌曲旋律活泼、轻快、流畅上口,颇受孩子们喜爱,是抗战时期最优秀的儿童歌曲之一。
30.热血歌
吴宗海词,黄自曲
《热血歌》作于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发出了“四万万同胞啊,洒着你的热血去除强暴”“拼着你的热血去争光荣”的呼声,号召全国军民奋起抵抗。
31.歌八百壮士
桂涛声词,夏之秋曲
《歌八百壮士》歌曲产生于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之后。歌词中提及的“谢团长”是指当时国民党政府军第524团中校副团长谢晋元。1937年10月27日,他率第一营八百壮士(实为452人),在上海闸北地区完成掩护任务后,退守上海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坚守了四个昼夜,击退了敌人6次进攻,后遭叛兵行刺身亡。剧作家阳翰笙根据八百壮士的爱国事迹,编写了电影剧本《八百壮士》,《歌八百壮士》为其主题歌。
32.长城谣
潘孑农词,刘雪庵曲
《长城谣》作于1937年10月。原为电影《关山万里》写的插曲,后因日本侵略者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影片未能拍成,但歌曲却保留下来,成为当时大后方广为流传的抗战歌曲。歌曲悲壮、凄凉,质朴感人,唱出了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人们的苦痛,激发了人们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周小燕首唱后,立刻传遍海内外。
33.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凯丰词,吕骥曲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作于1937年。抗日军政大学全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军政干部的学校,学员有来自抗战前线的战士,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献身革命的知识青年。歌曲铿锵有力,朝气蓬勃,不仅为抗大学员喜爱,也在抗日根据地广泛流传。
未完待续 ······
供稿\张雨辰
排版设计\陈晓冉
平津战役纪念馆
地址:天津市红桥区平津道8号
藏品征集电话:
参观时间:9:00—16:30
(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周一闭馆,16:00停止入馆)
发布于:北京市